(知名媒体人、《馔事留痕》本文新书作者刘达华先生为嘉宾新书签名)
四十载结缘馔事,餐饮行家刘达华著书留痕。10月18日,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馔事留痕——餐饮企业文化与品牌创新案例及其他》新书首发式,在北京旺顺阁鱼头泡饼财富购物中心店举行,“80后”作者刘达华先生现场签名赠书,众多餐饮界知名人士到场祝贺。
《馔事留痕》作者刘达华先生
半生心血浓缩20余万字精华
刘达华先生今年83岁,年轻时就喜爱写作,半生与餐饮结缘,笔耕不辍。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妇女报》《工人日报》《北京晚报》《中国烹饪》《中国食品》《餐饮世界》《东方美食》《企业研究》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几百万字。本书从中甄选了文章126篇约20余万字,可谓是刘达华先生半生心血的结晶。
书中内容多为刘达华长期以来亲临企业实地采访考察乃至长期跟踪研究的实际案例,对当今餐饮及制造企业的业态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极具参考价值。
这些文章特征鲜明,涉及领域广、跨度大,从餐饮行业到制造行业,从文化文艺到生活趣味常识,既有阐述企业文化与品牌创新、人才创新之道的精彩案例,也有企业人物的小传肖像,还有菜肴拍摄技巧、文艺评论等,由此可见刘达华是一个积极勤奋、爱思考、爱生活的人。
(新书《馔事留痕》全国线上线下均已上市)
精彩案例见证餐企兴衰发展
书名《馔事留痕》,即可知书中内容多与餐饮行业相关。不仅如此,它更记录和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餐饮业快速发展的历程。
书中论述老字号及新兴餐饮企业文化与品牌创新案例的文章多达95篇,其中对全聚德企业文化与品牌创新探究的14篇系列文章尤为深入,阐释了老字号餐企在传承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改革发展过程,可谓抽丝剥茧,独具慧眼。
而对新兴餐饮企业的案例论述也是精彩纷呈,无论是高档的贵宾楼饭店还是更贴近百姓生活的热盆景酒家,都彰显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服务行为文化的无限活力;而曾经辉煌如今却已淡出餐饮市场的湘鄂情,其兴衰成败也成为难得的典型案例。
正如《现代制造工程》期刊原主编汪士治为本书作序时所说,“这些案例无论是对管理者、经营者、职工还是院校教师、学生都颇有研读参考价值,对志在创新创业者更有诸多启迪。 ”
(与会嘉宾现场图)
淡泊一生的媒体达人
熟悉刘达华先生的朋友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永远精神矍铄,初次见面的人几乎不相信这已是一位耄耋老人。
在本书后记《我的真情告白》中,刘达华是如此评价自己的:“虽已耄耋之年,仍然壮心不已,依然像年轻人那样活跃于各种活动现场,乐此不疲,精神倍儿足。”
在京城餐饮业界,有媒体圈记者说他是餐饮行家,无论是活动策划、现场拍摄,还是与年轻记者打交道,他总能与潮流合拍。著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与他相识相交二十多年,刘达华在他眼中“大脑细胞总是那么活跃,让他身上总有一种激情。这种生命的激情,变成一种活力时,就会产生出巨大的能量,让他精神饱满、不知疲倦。这正是他身上的奇处所在。”
有餐饮界人士说他是“餐饮行家”,也有人说他是“媒体达人”,刘达华都不在意,他的本行是《现代制造工程》杂志的资深编辑、记者,跟餐饮毫不沾边,只是出于爱好才介入餐饮行业。没成想他在行内投入了30多年,竟对煎炒烹炸厨艺、新菜品开发、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市场营销、老字号传承等等都门清儿,诚如著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序言中所言“可谓不是专家、胜似专家”,看来,称其为餐饮行家也并不为过。
然而对于这些赞许,刘达华自己倒是很淡然。忙活了一辈子,他才不图成名成家,更不图挣大钱,就图个高兴。毕竟,一生兴趣所在,方能持之以恒。
有人以为刘达华从餐饮策划活动中挣了大钱,殊不知他每次忙前忙后,却没从企业拿过一分策划费,基本属于义务劳动。这也是那么多企业搞活动都爱找他帮忙的主要原因。
(现场嘉宾从左到右:龙志丹、刘江毅、刘达华、张雅青、高惠京)
刘达华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但是却有着北京人的局气、厚道、有里有面儿。乐观、豁达、仁义、宽厚,这或许才是他能保持年轻与长寿的秘诀吧。
《馔事留痕》作者在首发式上展出了1962年至1964年发表在报纸上的部分戏剧评论文章。1962年10月18日北京晚报刊出的《两个红岩》(书中已录);1963年8月9日北京晚报文化生活栏目刊出的《歌新味厚——评张家口京剧团的“八一风暴”》;1963年12月26日光明日报“剧评”栏目刊出的《兴无灭资做红色接班人——看曲剧“祝您健康”》;1964年2月21日工人日报“文化宫”栏目刊出的《“合金钢”赞——谈“激流勇进”》中王刚的人物塑造。这些剪报虽已泛黄,但字迹却清晰可见,让人回忆与感慨良多。
作者:张小强 来源:商务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