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金小康 记者 王菲)每天早晨起床,盐城市民崔根山拉开窗帘,便可看到原盐城肉联厂水塔。塔顶上几个大字—— " 中国共产党万岁 ",如同一盏明灯,照亮这位有 59 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心田。今年 81 岁的他,尽管已从盐城肉联厂退休 20 多年,但环顾着再熟悉不过的劳动场景,仿佛看到自己年轻的身影,深感生活在幸福甜水里。
2019 年,盐城城中片区拉开城市更新的大幕,原盐城肉联厂纳入改造范围。如何保护工业遗地,并在传承城市工业文脉中延展产业边界?盐城市民关注着,崔根山等原盐城肉联厂职工也在翘首企盼。
黄金时代
俨然充满烟火气的 " 小社会 "
据 1994 年的《盐城市志 · 食品工业》记载,明万历年间,盐城县城已出现个体屠宰作坊,用手工宰杀生猪、牛、羊等家畜。196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投资 60 万元,在盐城兴建以机械化操作为主的肉类联合加工厂,并于 1968 年投产。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 " 统一经营、统一调拨、统一核算 " 的生猪产业政策,老百姓除了自己家里吃的猪,其他猪都要送到肉联厂收购宰杀销售。原盐城肉联厂乘着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风口,盛极一时。数据显示,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原盐城肉联厂年宰生猪 30 万头,产值 3000 多万元,成为创利大户。
" 盐城肉联厂鼎盛时,学校、食堂、影剧院、招待所等应有尽有,最高峰时有 1400 多人,就像个‘小社会’。"1982 年,崔根山从部队营级干部转业到原盐城肉联厂担任分割车间主任," 不仅我在肉联厂工作,爱人也在原盐城肉联厂小学当老师,儿子在里面读书。"
晚上休息时间,崔根山还会带着家人到影剧院看电影," 电影票 1 毛 5 分钱一张,很便宜,方圆几里的老百姓都会过来看。"
在崔根山进厂两年后,原盐城肉联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徐桃林也进来了。因为是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徐桃林刚开始在肉联厂做过两年的卫生检验工作。
" 为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肉联厂对猪肉有一套严格的检验标准。" 徐桃林告诉记者,肉联厂收购回来的猪,首先静养一天,不喂食、喂水,让它们的肠道排空,排除毒素。其次,检测猪的胴体、头部、颈部淋巴等,不能有猪瘟、猪丹毒等传染病。如果发现是不能食用的猪,必须通过化制炉进行高温焚烧。
因为猪肉品质好,原盐城肉联厂的产品不仅销往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还销到苏联、中国香港等地。而且原盐城肉联厂有自己的车队、船队,不需要通过物流运输。
青铜时代
被历史车轮送进 " 记忆博物馆 "
时移世易,物是人非。1985 年后,国家对家畜放开经营,乡镇食品企业蓬勃发展,纷纷创办屠宰场,城乡个体屠户拿起屠刀加工牲畜,参与市场竞争。全国的猪肉市场一下子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
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屠宰场和个体户的出现,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不仅拓宽了老百姓的就业渠道,也增强了肉类市场的竞争活力,但对国营企业来说却是严重打击。原盐城肉联厂因开工不足,生产逐年萎缩,从创利大户变为亏损企业。
" 这时候,肉联厂很难和个体户竞争。" 徐桃林说,为了让猪肉排酸成熟,肉联厂一直销售的是 24 小时内放入 4 摄氏度预冷的冷鲜肉。但是个体户主要销售热鲜肉,成本较低,自然价格卖得也比肉联厂便宜。猪肉市场迅速被瓜分、销售分流。
从吃 " 大锅饭 " 到竞争销售,原盐城肉联厂有些不适应。不过为了不被拍在沙滩上,原盐城肉联厂做出了众多努力和尝试。
1996 年,原盐城肉联厂利用商誉优势开拓市场,在盐城市区菜场、居民小区周边开 " 放心肉 " 连锁店,最高峰有 70 多家。2001 年,又打造了 " 天日 " 品牌。" 为什么命名为天日,寓意是让老百姓天天放心,服务天天满意。" 徐桃林回忆道,因为肉的质量有保障、不注水," 天日 " 产品再度销往上海、南京、苏州等地。
为了支持原盐城肉联厂的发展,2000 年到 2008 年,盐城市政府还实行菜篮子工程。逢年过节,要求原盐城肉联厂对外降价销售,差价由政府补贴。那几年,每逢春节和中秋节,原盐城肉联厂的门外便排起了长龙,猪肉销售量一度占到盐城市场的 40%~50%。
但是,这些措施都只是让原盐城肉联厂短暂回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018 年底,原盐城肉联厂将厂里的近 400 名职工身份置换后,还是把盐城肉联厂送进了 " 记忆博物馆 "。
焕新时代
从城市 " 死角 " 蜕变为 " 主角 "
" 盐城肉联厂是我的根。" 早在 2000 年,崔根山便从原盐城肉联厂退休,虽然已经过去 21 年,但他的家庭、生活依然围着原盐城肉联厂转。每年,崔根山还会跟七八个要好的肉联厂员工一起聚会拉家常。
" 前几年,我母亲因为突发脑溢血,腿脚变得不太方便,父母原来住的肉联厂旁边的房子拆迁了,于是我打算买个带电梯的房子给父母住。" 崔根山的儿子康康说,本来想买在盐南高新区的,不过知道父母对肉联厂感情深,思考后,还是买在了肉联厂南边的小区。这样,他们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肉联厂。
这几年,康康听说原盐城肉联厂要由盐城城投集团和绿地香港重新开发,知道父母心里挂念,所以一直关注着相关消息。
原盐城肉联厂位于串场河东侧,作为过去盐城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与民生紧密相关,承载着盐城历史的水岸文化长廊里的工业记忆。2019 年 2 月 2 日,在盐城市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原盐城肉联厂冷库、水塔名列其中。
" 听说,盐城肉联厂西侧的屠宰、分割、冷藏等区域全部保留,东侧冷库、水塔等老建筑也会保留。" 康康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高兴地告诉了父母。
"《盐城城市规划 (2013-2030)》显示,在盐城未来向东、向南的重点发展方向下,串场河生态景观带的工业记忆轴与‘双城双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轴于此交汇。" 绿地香港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立足肉联厂,借助原有规划及建筑特色,通过一系列修复改造,实现由城市 " 死角 " 到城市 " 主角 " 的蜕变,形成 " 双城双区 " 的城市空间结构,让老百姓既享老城区的便利配套,又承接新区发展的蓬勃活力。
"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 盐城工学院教授吕祥一直关注着城中片区的城市更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盐城是大运河体系的重要城市,希望通过串场河生态景观带建设,串联起中国海盐博物馆、原盐城肉联厂、盐渎公园等文化脉络,唤醒源远流长的海盐文化记忆,激活当代盐城的发展生机。
" 肉联厂好多老建筑都留着了,虽然里面会不一样,但记忆还在,还有新气象,多好啊!" 崔根山心里琢磨着,等盐城肉联厂旧址重新对外开放,他和老伴会第一时间进去看看。(阿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