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25 年,中国要基本上建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和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废旧纺织品资源化综合利用是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在全球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面对问题困难和机遇挑战,探讨废旧纺织品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如何实现法制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 打造科学产业模式,加快强化推进行业健康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1月20日,“2021废旧纺织品资源化综合利用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市通州区举办,来自全国人大环资委、工信部软件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大数据联盟、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太原工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学院等领导和专家,以及相关行业企业家代表、媒体等出席了研讨会。
为了疫情防控,所有参会人员都提前进行了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并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研讨发言相结合形式。大家围绕废纺资源化利用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国家立法和标准规范、科技创新和政府引导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行业立法工作和标准制定工作。
宁波大学法学院(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原主任)翟勇教授就国际上有关环境问题的三个理念和国内环境立法三种意识和主张谈了个人观点。指出我们要强调资源意识、强调资源利用方式、要走资源综合利用的道路。我国要解决废旧纺织品的问题,也必须从源头到末端全生命周期的系统中去考虑纺织品生产与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问题,必须走废纺资源综合利用的道路。通过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创新驱动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废纺织品的问题,并促进整个纺织行业、产业水平提升,快速健康发展。所以,只有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立法进程,才可能加强废旧纺织品的资源化利用,让行业发展有法可依,沿着规范有序的道路使废纺行业成为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胡红军建议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废纺行业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化建设,让标准为废纺行业规范服务,为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赋能。
信息化和大数据对于废旧纺织品行业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国家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原司长、中国大数据联盟大数据总裁俱乐部主席陈伟从废纺行业发展建设的目的意义是为什么、要做什么、具体怎么做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废纺资源化利用作为双碳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是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今后要加大用数字经济、产业经济、数字产业化和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来思考行业发展和赋能,坚持科学引领、立法先行、政府主导、市场机制、示范建设、协同发展的方针,并提出促进建设废纺行业五个一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思路。
相关行业组织和科研院校对于废纺资源化利用面临的问题采取的科技创新方案和技术研究。
全国废纺技术产业联盟创始人、原秘书长王书文指出,废纺行业是一个阳光产业,要通过不断努力让废纺资源化利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提高技术含量,赶上时代发展和需要,提高废纺行业综合利用的广、精、深、全。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博导赵国樑教授,大连工业大学纺织材料学院原院长、博导郑来久教授,太原工业学院副教授 李书润博士等通过视频等形式对废纺资源化利用面临的问题,在臭氧、照射消毒、衣物分拣、气流纺纱的综合利用方面采取的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等给予了讲解和讨论。北京化工大学绿色制浆课题组杜俊琪教授现场对废旧纺织品除臭去色进行了实验演示,并对具体实施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进行了讲解。
相关企业发展历程带给整个行业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研讨会发起和组织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行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中国固废网废纺再利用首席专家、北京中嘉宜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杜毅成作为废纺行业起步很早的研究专家和实体资源化再利用企业践行者,指出目前废旧纺织品年产生体量高达3000万吨,而综合利用后年产纺织品材料不足200万吨,综合利用率不到8%。中嘉宜纺作为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实体科技企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懈的努力,潜心研究废旧纺织品及相关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投身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专业从事废纺再生材料及再生产品的生产,年处置废旧纺织品和生产量逐年增加,计划从今年起,力争综合利用达10万吨每年以上。公司产业化发展在辽宁的6年中虽遇到各种困难,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咬紧牙关,不断创新,企业多路径谋发展,2021年成功入选北京市十四五可持续发展产业项目,并获得政府有力支持,目前企业从产品到规模正在向全国辐射延伸。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相信通过科学引导和政府支持、行业立法和标准建设、科技创新和企业实干,在全社会不断认知和支持下,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时代春天即将到来,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千家万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