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这个什么都讲求“速度”的时代,有这样一批匠人,他们一辈子只追求把一件事儿做到极致,坚守和传承着技艺。“匠人精神”,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接,成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中的一个绝佳注解。今日起,我们开设《匠人·匠心》专栏,寻找北京的匠人,寻找不忘初衷的“匠心”,记述他们如何在喧嚣中坚守,探寻我们身边的匠人精神。
没有动感的音乐,没有暖香的气味,也没有殷勤的寒暄和热情的推销,在地安门东大街,一家名叫金板寸的理发店和市面上绝大多数理发店都不一样:在这儿没有焗油烫头,剃头师傅只理板寸这一种发型。
“只用一把推子一把梳子,我们耍的是老北京的剃头老手艺!”这家店的经理刘清池干了三十多年的剃头匠,每一根头发丝儿的起伏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板寸不简单,说道多着呢”
在屋里踱着步,刘清池的耳朵是竖着的,他在听徒弟们给顾客理发的声音。“听这‘噌噌’声,就跟割麦子似的,多好听呐!”他抿了口茶,露出满意的笑容,“这节奏和力度,一听声儿就知道梳子平、推子稳!”
打小生活在地安门,刘清池是个地道的老北京,从爷爷辈开始,刘家就在地安门这一带给人理发了。在当时,地安门的街头巷角有很多家剃头摊子,不用吆喝,“嗡”的唤头(剃头匠用于招引顾客的一种响器)声一响,那就是剃头匠来了。
15岁那年,刘清池第一次拿起推子。
为了能拿稳,他三伏天手臂上吊块砖头,一站就是大半天,虽然大汗淋漓,但是握在手里的推子不滑也不抖。
为了学手艺,他去剃头师傅的摊子串门,学会了传统剃头“十六技”的招式,掏耳、刮脸等老北京剃头匠的手艺也熟稔于心。
三十年前,刘清池在地安门开了“金板寸”,为了雕琢技艺,他还跑到别家店里理板寸,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镜子,把理发师傅每一个动作都牢牢地记在心底。回到店里,刘清池经常苦思冥想,什么样的人理什么样的“板寸”好看?多少夜晚,他愣着发呆,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发型,“就像看幻灯片。”
经过多年钻研,他成了业内公认的“板寸王”,慕名而来的客人认准了他的手艺,宁愿等上一两个小时也要让刘清池设计个符合自己的板寸。“我就是喜欢板寸。”刘清池说,板寸是最诚实的发型,少推一个包,多推一个坑,没法藏拙,讲究的是毫厘之间的功夫,靠这“一招鲜”就能打天下,别家店想模仿也学不来。
“板寸不简单,不只是把头发剪短,说道多着呢!”刘清池说,“脸型或者棱角分明或者比较圆,这寸头也得处理成直角或者弧形,头发和脸型要对称。”店里摆着很多老顾客的照片,陈凯歌、陈宝国、杨利伟、林永健等名人都顶着刘清池设计的寸头。
“得尊重客人,不能坏了规矩”
京城难觅的剃头老手艺,到底有什么讲究?刘清池演示起金板寸的独门秘诀。
“握推空,下推准,握梳悬,下梳稳。”这是剃板寸的四句箴言,剃出了型后,再用手在头上“按摩”。“这招叫 ‘推拿放睡’,别的地儿见不着。”刘清池说,顺着发根揉按,之后再接着理发,这样理出的板寸不会变形。在“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前,就是刘清池给理的发,他们走出着陆舱的那一刻,刘清池最先留意的就是航天英雄的发型,果然一点儿都没有变。
也就十分钟时间,一个精神的寸头剪好了,但很多客人都不知道,这剃头的老规矩有不少讲究。理发时,要从客人的右边开始,这叫“顺茬”;不能在客人面前理,最多只能在侧面四十五度动推子,坐着理发或者从客人面前穿行更是大忌。在金板寸,剃头师傅不能用手掰客人的头,哪怕客人睡着了歪着头,也得照样“歪着理”,这对技术的要求相当之高。
“为您服务,得尊重客人,不能坏了规矩。”每年“二月二”,家长抱着要剃胎发的小孩来到店里,排队能排成一大溜儿,“小孩的头皮多薄,没有过硬的技术谁敢下剃刀?”他语气里满是骄傲。
“想学手艺,先学做人”
刘清池是个严格的师傅,遵循着最传统的传帮带。“想学手艺,先学做人。”他说,板寸没有三年上不了手,五年才能站在客人面前理发,这可比不上美发店培训三个月就能上岗。
“学剃头手艺是门苦活儿,得耐得住寂寞。”刘清池说,正因此,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以往手艺只传家里人,刘清池打破门第界限,但来学的十个人也就一两个人能留下来,就连刘清池的儿子也不愿意学这门手艺。
在金板寸,理发的费用一直维持在几十元,利很薄,这三十多年来,刘清池和徒弟们还经常给环卫工人、残疾军人、孤寡老人等群众免费理发。他经常和徒弟这么说:“这对咱们来说是举手之劳,我们练了手艺也帮助他人,这就是积德!”
这几年,刘清池经常受到各地电视台的邀请,他就带着徒弟们上电视,现场表演起如何理板寸。刘清池说,板寸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一种时尚,如果更多的年轻人对板寸的文化感兴趣,老手艺的传承就有了基础。
店门口,摆着不少刘清池珍藏的剃头老物件。“听,它的声音还是脆的。”刘清池拿小锤往唤头上一滑,唤头“嗡”的一声悦耳绵长,和几十年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