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高盖山脚下一处静谧的小巷里,青年漆艺师郑颖颖和林洲的漆艺工作室“物言漆器”就藏在其中。
走进“物言漆器”,简朴的砖墙没有装修,却挂满精致的漆画;琳琅满目的漆器成品摆放其间,使得这间灰色调的工作室也显得多彩闪耀。
郑颖颖和林洲是一对夫妻,数年之前,他们还奔波在国际贸易场上。贸易工作忙碌的状态,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急躁火爆,家庭时间也被牺牲。
而如今走进他们的工作室,看到的却是一副悠闲状态:忙时,郑颖颖便坐在工作台前安静地刷着漆;创作间隙,她便和丈夫林洲一起坐下,泡泡茶,聊聊工作计划和家常。
“选择做漆艺,就是选择一种生活状态。”在采访中,郑颖颖告诉记者,最初选择做漆艺,完全是因为爱上这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看得见的是悠闲,看不见的却是坚持。
大漆工艺繁复而又细腻,与现代都市紧张的快节奏生活格格不入,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毅力,使得大漆工艺在现今社会的传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漆器不论大小,都需要至少两个月才能成型,即使只是一粒小小的珠子。”郑颖颖拿着一串漆艺手串对记者介绍,以刷漆为例,每天只能上一道漆,刷完后要放入温度和湿度恒定的荫房,等待阴干后再取出继续刷漆。一个图案的诞生往往需要上十几遍漆,而大漆的制作过程不能使用空调,即使在炎夏,也只能淌汗坚持。
这一切都考验着年轻漆艺师的耐心。“要坚持下来确实是不容易的,还是靠着热爱吧。”郑颖颖如是说。
但林洲坦言,现在令很多年轻漆艺师放弃漆艺创作的,往往不是枯燥的生活,而是市场的压力。“现在的漆器行业大多还不能自给自足。”
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的福州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享誉国内外。
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大漆艺术有着及其深刻的文化底蕴。然而,因为漆艺传统作品主要以器与画为主,古典气韵浓厚,和当下年轻人的时尚理念不同,传统漆艺已形成年龄断层。
因为坚持使用天然大漆,这种“百里千刀一碗漆”的原材料意味着高成本,正宗天然漆制品的售价低不下来,也让很多年轻人难以承受。
为了让年轻人接受大漆,郑颖颖和林洲如今思考更多的是大漆艺术如何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人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大漆,而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靠着在贸易行业的经验,郑颖颖和林洲努力研究市场。在采访中,林洲的漆艺手机壳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向记者介绍,这是他们面向青年群体的一个尝试。除此之外,他们还尝试通过手串变单珠等形式,降低价格,让年轻群体能够更好地接受大漆。
“漆艺创作也不能闷头做。”林洲说,要在这一行立足,除了艺术性之外,也需要跟市场做好结合。
如今,“物言漆器”以年轻人对时尚的理解,将传统大漆艺术与时尚巧妙融合,开发出了首饰系列、文房系列、茶道与香道系列等等,订单遍及河北及香港、台湾等多个地方,事业蒸蒸日上。
不过,林洲也坦言,大漆艺术现在也面临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从订单上看,福建本土市场反而没有其他地方火热。他也希望,能够加大对大漆艺术的推广普及,让更多人认识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