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更多>>
视窗更多>>
动态更多>>
文化殿堂首页 > 文化殿堂
黑白照片的诉说——著名军旅摄影家张健昌摄影创作故事


一本大12开的黑色硬皮书映入眼帘,封面左上方烫金印着不太显眼的11个字:张健昌军旅生活摄影选集。



2009年8月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本摄影集时,著名摄影家江志高撰文评价道:“这是一册并不太老的老摄影家的作品集。翻开来,已有恍惚隔世之感。年轻的影友更会匪夷所思:以前照相就是如此吗?是的。摄影是近代科技的产物。它的理念、手段、价值观、审美取向,随着时间科技的发展而变化,日新月异,气象万千。今天看昨天是如此,明天再看今天也是如此。不变的是人的追求,精益求精,德艺双馨。”


张健昌是军队培养的优秀摄影家,从事摄影工作60余年,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边疆海岛,拍摄过无数张照片,在军内外报刊媒体发表了大量作品,参加和举办过各类摄影展,摄影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军获大奖,部分优秀作品被军事博物馆收藏。但一生谦虚、低调的他仅从中挑选出148张,于2009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这本唯一的个人摄影集。


1926年生于云南省普洱县的张健昌,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平津战役、解放华中南战役,历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摄影员,原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政治部摄影记者、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报社和宣传部摄影记者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学会,曾任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第三次文代会代表、全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15年,他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在迎来海南岛解放70 周年前夕,我们在原广州军区第三干休所见到了这位摄影界享有盛名、93岁高龄的军旅摄影家----- 张健昌老人。虽是耄耋之年,腰杆不再挺拔,步履有些困难,但他仍精神矍铄,努力挺胸收腹,拒绝身边人员旳搀扶,坚持自已走出房门,我们仿佛看到了他曾经军人的英姿。张健昌老人一生拍摄的好作品太多,难以逐一介绍,在此选择小部分与大家分享。


对海南情有独钟

张健昌一生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看过数不清的绮丽山川、江河湖泊,但给他印象最深的还是祖国最南端海南岛的美丽的风光,富饶旳物产和勤劳的人民。他赞不绝口的说道:“我到过许多的地方,但感觉最美的是海南啊!”他多次到海南岛,登上西沙诸岛,看到自己拍摄的老照片时,他浑浊的双眼一下明亮起来,由衷的感叹到:“海南太美了,太美了!我的这本摄影集里关于海南岛的照片最多了。也许这一辈子再也到不了海南,但它是我一辈子也抹不去的记忆。”


岛上最珍贵的礼物----泥土


西沙诸岛上有一个叫中沙的小岛,上面驻扎着部队的官兵。小岛早期的生存条件非常艰苦。战士们常年驻守在这人迹罕至的孤岛上,与大海作伴,以礁石为家,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寂。这里每年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刮6级以上大风,风大时,岛上飞沙走石,海上波涛汹涌,遇上这样的大风,部队补给船无法靠近小岛。守岛战士几个月吃不上甚至半年吃不上新鲜蔬菜是常有的事,只能靠罐头,饼干和接雨水维持一天旳进食。


由于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大部分守岛官兵体内缺少维生素,患上口角炎,舌炎,严重的甚至出现红斑,丘疹等病症,被守岛官兵戏称为“守岛症”。当时的中沙小岛连土都没有,更不要谈青菜啦!怎么办?只有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没有土,就靠人工携带上岛。于是,战士探亲、干部探家、家属来队、有人上岛,每个人都会带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泥土。几年下来,这里汇集了白山黑水的黑土,塞北高原的黄土,江南梦里水乡的沃土。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这个荒芜之岛上开辟了一片蔬菜地,吃上了自己种植的蔬菜。张健昌听说了小岛官兵自力更生的故事后,1975年从广州出发乘船再换乘小木船来到中沙小岛上拍摄了《沙滩小菜园》,照片见诸《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军内外报刊后引起热烈反响,引发了全国人民对南沙群岛的关注。


浪谷飞舟


每当读者从图片上看到并列的军舰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劈波斩浪、气贯长虹的画面时,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了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海的坚强决心和祖国的强大,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当时没有航拍的情况下要在浩瀚的大海上拍到这样的画面是十分困难的。张健昌为了拍摄这个的场面,他每次都要像猴子一样爬上军舰最高处旗杆的顶部。风大浪急、难以站立,官兵们觉得风险太大不同意。但张健昌坚决不愿放弃,多名海军战士只好用一根绳把他们紧紧的系在一起以防意外。张建昌带上摄影器材,爬上了十多米高的军舰桅杆的顶端,俯瞰着烟波浩渺的波涛,紧握手中的相机,调到最佳的焦距,不断按下快门,把一张张铁甲驰骋、的照片镌刻在胶片里,融进了历史里,呈现到报刊上。



海上女民兵


在南海的祖国千里海防线上,有着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也活跃着广大的民兵队伍。民兵连的姑娘们,在海边长大,在海边成长,她们用双手能织出精致的渔网,也能拿枪巡逻在祖国千里海防线上。张健昌多次深入基层连队采访,用镜头捕捉到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有一天,海南岛上阳光明媚,大海也没有了往日的波涛汹涌,显得像一位温柔的母亲平静如镜,这时,一道更美旳风景印于张健昌的眼帘,一位女民兵身着海南民族服饰,头带斗笠,手握渔网,身背钢枪,在阳光旳照射下熠熠生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警惕的巡视着前方,眺望茫茫大海里每一个细微变化,这英武的神态,这阳刚的柔美,让张建昌为之震撼,他快速的按下快门,拍摄下了这张获奖的《海上女民兵 》照片。




椰树哨兵、守岛卫国、蓝天柱石


张健昌用自己的镜头大量摄取了祖国宝岛的万里海疆旳美丽风景,记录了海南众多的人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块土地,还让人为自己拍下了多张在海南各地工作的身影。


在中外领袖身边



最满意的领袖照

张健昌作为原广州军区的专职摄影记者,一生中跟随许多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过许多重要场合,见过许多重要的国内外人物,拍摄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其中还拍摄了毛泽东主席的大量照片。当我们问到哪张照片他最满意时,他翻到了影集的第三页,用手指向了一张大照片。


1958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全军政治思想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主席亲临会议接见代表并和大家亲切交谈。这一天恰好也是毛主席65岁的生日。当时张健昌心想,要拍一张最好的照片记录一下这个特殊的日子。在会议的休息间隙,他围绕着毛主席和将帅们,寻找着拍摄的最佳角度,正面、侧面;仰视、俯视…他不停地走动着,工作人员在会场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他在会场已经来回走动了半个多小时,警卫人员的脸色已经开始难看,他仍然坚持在寻找最佳的摄影角度…当走到毛主席座椅的左后方时,看到毛主席和将帅们谈笑风生、和谐相处的场面,他马上意识到最佳的时机来了,迅速的按下的快门,拍下了这一非常生动、十分难得的场景。照片发表后,一位跟随毛主席多年的专职摄影师看后,都羡慕地对他说,你拍的太好了!


胡志明主席在广州过77岁大寿


越南共产党主席、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直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非常友好,并把中国当做越南人民的强大后盾,他曾多次来到中国,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67年5月19日,胡志明主席在我国广州疗养期间,适逢77岁的寿辰。毛泽东主席十分重视,致电祝贺并委派邓颖超和康生从北京专程来穗为他祝寿,张健昌奉命参加这次活动。平易近人的胡志明主席,看到跑前跑后的张健昌非常感动,为感谢他,要和他单独合影。张健昌则认为,辛苦的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应该把所有工作人员都叫上。于是,他让翻译转达这一想法,胡志明主席欣然同意,把工作人员一起叫上留下了一张合家欢。


1977年至1980年,习仲勋同志担任广东省委书记兼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在此期间,张健昌多次跟随这位曾被毛主席称之为“群众领袖”的习仲勋同志参加了许多重要活动。习仲勋同志、实事求是、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1977年底,习仲勋同志带领广州军区司令员吴克华、广州军区副任副司令员刘昌毅,广州市委书记杨尚昆往机关人员参加劳动。1978年,习仲勋同志和广东省省长刘田夫,广州市委书记杨尚昆在广州审查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创作演出反映打倒四人帮的话剧《神州风雷》。这两张宝贵的照片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永生难忘的记忆

张健昌老人深情地回忆着自己的摄影生涯,讲述了对他记忆犹新、刻骨铭心的三件往事。


井岗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块红色的土地孕育了红色旳政权。1952年,组织上让他去江西拍摄朱毛在井冈山会师地点的照片,记录留下最珍贵的历史资料。


当时的江西还没有完成剿匪任务,他准备好摄影器材,携带了防身的手枪,便一人从瑞金出发,前往井冈山。当地乡政府派了一个人给他带路。走了一天的崎岖的山路后,第二天上午,他俩在路上看到了几名穿着公安制服战士拿着枪押着一群土匪模样的人在田间进行劳动。看到身着军装的张健昌后,他们其中一人便迎了上来,把张健昌叫到一边,悄悄地地问道:“和你一起的那个人你认识吗?”张健昌答道,“是政府派的。”“这个人可是刚刚改造过的土匪。你要小心哦!”张健昌一听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由于没有人能够马上替代,只好让他继续带路。但张健昌多留了一个心眼,再也不敢让他走在后面。天黑路远,张健昌一直跟着他。第三天,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张健昌找了一个理由,让他先回家,又重新找当地政府派人领路。经过几天旳艰苦跋涉,张健昌终于到达江西省宁冈县,来到了25年前朱德和毛泽东会师的地点,拍下了这张《春雨迷濛井冈山》珍贵的历史照片,成为第一个拍摄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会师地点的人。 这幅照片后在军内外媒体发表,并被军事博物馆收藏。



相隔22年的两张美女照


摄影集中有两张美女照:一张是1956年在海南河边拍摄的17岁的是黎族少女,反映了少女爱美的天性,这张照片发表后广受好评。但到了1962年,同样是因为这张照片。张健昌却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还差一点被打成右派。批评者说张健昌宣扬小资产阶级情调,违背了毛主席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指示。为此,他不停地认错,还违心地做了深刻的检讨,但张健昌内心是不服气的,他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十七八岁的少女呢?


时间一晃来到了1981年,张健昌到广西了解在边防线上执行任务、四次荣立战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授予“先进民兵连”荣誉称号的女民兵连的情况。来到训练场,张健昌仔细观察发现,被称为“南疆花木兰”的女连长黄华临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衣服脏了、头发乱了,她全然不顾;可她又十分爱美、注重形象。休息的空隙,爱美的天性促使她自然的用手梳理自己凌乱的头发…张健昌立刻用照相机记录下这一生动的画面,事实证明:我们的女青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而是即爱武装也爱红装的可爱青年。这张照片受到了成千上万读者的好评,并在全军摄影展选中展出获奖。


战士含笑上战场


1979年3月,震惊中外的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张健昌也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多次跟随部队深入到战场最前沿,拍摄了许多珍贵的战地照片。


“奔向前方”和”战士笑着上战场”,就是张健昌当年拍摄的两张士兵照片,他回忆起当年那个场面时,眼眶发红、哽咽地说道:“我们的战士太可爱了! 战争是残酷的,子弹是无情的,自卫反击战马上就要打响,随时都有可能牺牲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没有忧愁、没有悲伤,依然微笑着走上战场…我们的战士太可爱了,太伟大了!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军队,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祖国能够得以平安。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些年轻的战士,尤其是那些为祖国流血牺牲的战士------” 张健昌说完这段话,眼里满是泪花,我们也被他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2010年4月,84岁的张健昌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自己一生珍藏的全部照片和5623张底片无偿的捐献给广州军区档案馆。这也是和他朝夕相伴50多年的老伴白清芬生前的意愿。这一对老军人夫妻觉得,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文献资料价值的照片,已经和国家的历史和军队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它们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国家、属于军队,应该还照片与国家、军队,还照片与人民。军队培养了自己,应该回报军队。


广州军区政治部的领导们对此十分激动,他们专门给张健昌老人写了感谢信,高度赞扬了这位老战士高尚的品格、博大的胸怀,信中写到:“我们对您为军区,特别是对部队新闻摄影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对您无私为党和国家及部队留下一笔宝贵金财富表示崇高的敬意。”档案馆在收藏证书中写到,“您捐给我馆收藏的档案,对我军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是个从战火中余生的老兵。抗日战争中,日寇节节深入,国土大片沦丧,中华民族危在旦夕。此时,健昌同志尚在读书,但他怀抱一腔爱国热忱,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争前线,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抗日战争结束,蒋介石发动内战。向人民举起了屠刀,健昌同志又毅然决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全过程。日后,四野入关作战、南下两湖、解放两广,他始终走在这支大军的行列里。他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中国从北到南的土地。像他这样的老战士。今天已百不存一。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解放军报》社原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杨子才亲笔为张健昌这本个人摄影集作序,高度评价到:“我不断回溯建昌同志的一生。他不懈战斗的经历。使我想起了爱国诗人李叔同的《满江红》: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作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今朝,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三个多小时的采访过去了,我们担心张健昌老人的身体吃不消,准备起身告辞。他立刻用手做了一个无大碍的手势,对着面前一张早年报道为救落水的朝鲜儿童而光荣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罗盛教烈士的报纸说道:“我见过罗盛教,给他拍过照片,正在整理关于他的历史资料”。 老战士目光里闪烁着强烈的爱国、爱军、爱英雄的情怀……面对着此景此情,我们心中不由得赞叹道,这位用照相机拍摄过许许多多英雄和先进人物的老兵,不也是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幕后英雄吗?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作者】郗芳 张国元

【责任编辑】刘家业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统筹】郭芳

 京ICP备17003441     联系方式: 010-52871588 

《世界家苑》杂志版权所有   《世界家苑》编辑部编辑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337/GO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603  邮发代号:12-56

广告经营许可:220000410013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04363号  

主管: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吉林人民出版社  法律顾问:北京首联律师事务所杨鸿飞律师